马蹄生态种植基地(马蹄种植效益怎么样)

  • 时间:2024-11-28
  • 浏览量:26次

桂林马蹄简介

‘桂林马蹄’广西桂林地方品种,又名三枝桅。晚熟,株高100~120厘米,叶状茎较粗,球茎扁圆形,脐部稍凹,茎芽小,厚5厘米,横径5厘米,单球茎重20克以上;皮色深褐色,含淀粉量较低,含糖量较高,肉质脆嫩,味较甜,宜生食,较耐贮藏,一般亩产量1500~2000千克。

马蹄又名荸荠,生长在水田里。广西各地均产马蹄,但以桂林的最为有名。桂林马蹄形状扁圆,外皮棕红鲜亮,肉质雪白细滑,清甜无渣,爽脆可口。当年鲁迅先生在给广西陈此生的信中曾赞羡说:“桂林荸荠,亦早闻雷名,惜无福身临其境,一尝佳味,不得巳,也只好以上海小马蹄(此地称荸荠如此)代之耳。

桂林马蹄早已驰名中外,是桂林传统出口产品,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。通常当水果生食或煮食,也可制成马蹄粉、糖水马蹄、马蹄糖、马蹄酒、马蹄粉丝、马蹄饴糖等。

荸荠高产栽培与利用编辑推荐

荸荠,以其多种别名如Water Chestnut(水栗)、马蹄、地栗等广为人知,隶属于单子叶莎草科荸荠属。作为一种多年生的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,荸荠在中国的蔬菜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,尤其作为水生蔬菜备受青睐。

选用良种。杭州果荠是一个高产优质品种,产量高,售价高,商品性好。(2)培育壮苗。①第1段育苗。在蔬菜地进行,将土挖松,整细整平,于3月上旬排上荸荠种,覆盖一层河沙,然后用地膜覆盖。要求用有孔地膜覆盖,齐苗后揭膜。②第2段育苗。选择排灌方便、泥底层浅的泥间沙的稻田作为苗床。

钾肥能促进荸荠的膨大,绿紫色土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比例为13-16:1:3,绿淤泥土为13:2:3。氮肥施用量不宜过多,否则会降低荸荠的糖分和淀粉含量。后期荸荠生长期短,要加快植株生长,田间不能堵水,否则会影响荸荠的产量和品质。

种植荸荠要做到氮、磷、钾三位一体,避免部分和大量施用氮肥,并补充硼、锌、锰等微量元素。尿素是最好的氮肥,硫酸钾是最好的钾肥。移栽后10-15天施用复合肥和尿素,9月底施用Capsella肥。磷酸二氢钾应与病虫害防治的每次施用相结合,特别是在初花期和卷心菜期前后。

一般每亩产量1500kg左右,高产田可达3000kg。挖起的荸荠,洗净泥土,剥去顶芽,分级上市。哲不上市的荸荠可用窖藏法和堆藏法保存。功效:荸荠中含有磷是根茎蔬菜中最高的,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,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,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、脂肪、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,调节酸碱平衡。

马蹄得名是因为哪个部位形似马蹄

今日问题:水生食材“马蹄”之所以得名,是因为哪个部位形似马蹄?A、地下茎 B、花朵 答案:A、地下茎 答案解析 马蹄是荸荠的俗称,还被叫做地梨,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形状比较像马蹄。

问题水生食材马蹄之所以得名,是因为哪个部位形似马蹄?答案:地下茎。荸荠的果实是块茎,形状类似于马蹄因此得名马蹄。

答案是:地下茎。“马蹄”得名于它的地下茎部分,这个部分形状类似马蹄,因此得名。马蹄,学名为荸荠(Eleocharis dulcis),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蔬菜,广泛种植于亚洲、欧洲和美洲等地。它的地上部分长有细长的叶子,而地下部分则生长着形如马蹄的地下茎。

答案是:水生食材“马蹄”之所以得名,是因为其球茎部位形似马蹄。马蹄,学名为荸荠(Eleocharis dulcis),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蔬菜。其名字来源于它的外观形状,特别是球茎部分,与马蹄非常相似。